直读光谱仪作为金属材料成分快速分析的重要设备,其数据准确性依赖定期校准,若校准不当或者长时间不校正会导致元素含量检测偏差,影响生产质量控制。
一、校准前的准备
直读光谱仪校准需要先进行维护,确保光谱仪处于稳定状态。
我们首先要确认气路有无泄漏,另外还要检查激发台是否清洁(无积碳、氧化物),必要时清理火花台。
其次设备要保证温度稳定,供电稳定。
然后检查进光系统是否清洁,必要时擦透镜。
二、直读光谱仪的核心校准类型与操作流程
直读光谱仪校准以“标准化校准”为核心,结合波长校准,覆盖从“光路定位”到“数据校正”的全环节,具体流程如下:
1. 波长校准(确保“激发光谱定位准确”)
目的是修正光源激发的特征谱线与检测器接收通道的对应偏差,这一步骤主要通过光学描迹完成。
2. 标准化校准
因光源老化、氩气纯度变化、电极损耗等,元素激发强度会漂移,标准化校准通过标样建立新的“强度-含量”曲线,是保证数据准确的关键。
三、校准后的验证与注意事项
1. 数据验证:校准后需用“控制样品”(例如控样)连续检测3次,若结果数据接近,说明校准有效;若结果偏离较大,需重新检查标样表面或氩气气路。
2. 校准周期:常规生产场景建议每周校正一次;长期停用(超过1周)后,需重新执行全流程校准。
3. 记录:详细记录校准日期、标样编号、校准人员、各元素偏差值,建立校准档案。